中国农业科学院∣ 数字农科院∣ 邮箱∣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更多 >
    • 信息所部署2025年度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农业智能知识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召开
    综合动态 更多 >
    • 03-13 信息所赴山东泰安调研科企融合发展
    • 03-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特色农产品品质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顺利召开
    • 03-11 悦享“莓”好 芳华绽放
    • 03-10 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文明岗”称号
    • 03-07 支部联建共创项目示范落地新模式
    • 03-06 弘扬科学家精神 凝聚农业科技报国力量
    • 科研进展
    • 合作交流
    • 支撑服务
    • 党政工作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更多 >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1981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1992年成立)等独立机构逐步整合而成。是以农业信息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信息所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秉承 “服务立所、创新强所”的宗旨,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条件平台建设为手段,明确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农业信息科技发展,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情况

      信息所内设机构34个,包括21个业务部门,6个专项工作办公室、6个职能部门、1个后勤保障部门。拥有国家农业图书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公开出版学术和行业类期刊12种。

      信息所现有人员873人,包括在职职工308人、离退休职工225余人、长期聘用人员184人、在读研究生156人(含留学生)。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占40%,拥有博硕士学位人员占81%。

      三、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信息所关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等学科发展,致力于实现农业信息领域的公益服务、决策咨询、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学科领域:

      (一)农业信息分析研究。面向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需求,聚焦海外农业研究、信息监测预警、农业风险分析、农业科技情报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具有全球视野、学科融合、专业化手段的高端农业智库,为科学智能决策和应急服务提供支撑。

      (二)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面向智慧农业重大需求,聚焦智能管控、视觉感知、物联网、空间数据、区块链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及在农业农村全产业链中的集成应用,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系统技术与产品。

      (三)农业信息管理研究。面向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需求,聚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组织、云计算等大数据关键技术,搭建农业领域大数据并行计算环境及实时计算服务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体系,为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数据与技术服务。

      四、文献与信息化支撑服务

      信息所肩负着国家农业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任,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农业分馆,牵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工作,为全院及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文献保障和知识服务。国家农业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210万余册,其中图书31万余册,古农书、地方志等15000余册。订购中外文科技期刊4000余种,其中1100余种是全国的孤本;引进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80余种,涵盖12000余种中文全文期刊,95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

      信息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基础网络及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部门,承担京区院机关和各研究所的网络接入、院所两级“1+36”门户网站群系统开发与运维、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与维护、ARP系统建设等工作。通过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信息生态环境系统,为农业科研管理、科技创新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

      信息所共编辑出版12种科技期刊,包括《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英文)、《生物技术通报》、《aBIOTECH》(英文)、《农业展望》、《中国乳业》、《农业科技通讯》、《中国猪业》、《智慧农业》、《农业图书情报学报》、《农业大数据学报》、《中国畜禽种业》,其中《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生物技术通报》入选中国科协“卓越计划”。上述期刊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科技成果,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科研与教育条件

      信息所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包括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4个全国性学术机构挂靠信息所,包括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情报、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牵头“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该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研究所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平台的作用,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和公益服务两大中心任务,联合同行专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和宣传培训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合作方面,信息所先后与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FAO、CABI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农业信息科技合作,“十三五”期间签订国际信息科技合作协议20余份。信息所连续多年为我院参与APEC、G20、金砖国家等国际会议机制提供研究支撑,与WFP、FAO、IFAD、CGIAR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AGRA、FARA等区域组织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研究生培养方面,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之一,承担农业信息学科体系的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农业信息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50余人,包括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信息与管理学科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信息学科建设与发展。

    现任领导 更多 >
    • 周清波 所长、党委副书记
    • 刘继芳 党委书记、副所长
    • 代辛 副所长
    • 张蕙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赵瑞雪 党委委员、副所长
    • 本所章程
    • 历届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更多 >

        
      中国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创新团队 更多 >
    • 农业监测预警创新团队

    • 海外农业与国际情报创新团队

    • 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团队

    • 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

    •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

    • 农业认知计算创新团队

    • 农业智能管控与区块链应用创新团队

    • 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创新团队

    • 农业农村资源数字化管理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更多 >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 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 成果转化
    概要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获奖成果
    • 专利标准
    • 产品展示
    • 规划咨询
  • 人才队伍
    • 杰出人才
    • 首席专家
    •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世界信息学科发展趋势,在农业信息关键技术、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国家高端智库、图书文献信息、网络支撑服务、期刊出版与信息传播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

    • 国际交流
    • 合作伙伴
    •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更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是以大数据驱动下的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确立了数据科学、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分析四大学科领域的农业信息学科体系,是全国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招生信息 更多 >
    • 03-17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 02-10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核通过人员名单
    • 11-14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冬季学位论文答辩安排
    • 07-29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
    • 07-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入选名单
    • 07-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通知
    • 05-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 05-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 导师介绍
    •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 《中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生物技术通报》
    • aBIOTECH
    • 《中国乳业》
    • 《智慧农业(中英文)》
    • 《农业大数据学报》
    •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 《中国猪业》
    • 《农业展望》
    • 《农业科技通讯》
    •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更多 >
    • 10-11 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若辉一行到信息所调研
    • 10-07 支部结对共建 赋能产业振兴
    • 09-28 信息所2023年度研究生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 09-21 加强党性锤炼,筑牢理想信念
    • 08-17 铸魂筑牢根本 胸怀国之大者
    • 07-26 走进红色基地 淬炼党性修养
    文化建设 更多 >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动态
    科研进展
    合作交流
    支撑服务
    党政工作
    媒体报道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本所章程
    现任领导
    历届领导
    组织机构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 成果转化
    获奖成果
    专利标准
    产品展示
    规划咨询
  • 人才队伍
    杰出人才
    首席专家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总体介绍
    国际交流
    合作伙伴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英文,aBIOTECH)
    中国乳业
    智慧农业
    农业大数据学报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中国猪业
    农业展望
    农业科技通讯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文化建设
首页 - 通知公告

“第三期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国家科学图书馆 发布时间:2007-03-16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各图书情报机构和相关人员:
     近几年,随着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数字图书馆教育培训严重滞后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际需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此,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美国Syracuse大学信息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Syracuse University, USA)分别于2005、2006 年联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了两期“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Joint Adavanced Seminar for Digital Libraries),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热烈欢迎。为使这一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品牌的影响力覆盖南北、辐射全国,NSTL决定于2007年5月15-27日在上海继续举办第三期研讨班,第三期是第一、二期的延续。上海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和实践处于国内领先位置,研讨班选择在上海举办将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图书情报机构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的发展。
     【研讨班简介】“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规划、组织、管理、政策、系统、服务等方面的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依托Syracuse大学信息学院的数字图书馆高级证书项目(Certifica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Digital Libraries),系统学习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数字图书馆的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系统管理、技术方法、服务规划与评价、法律问题、可持续运行模式等问题,培养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未来领袖。2007年的三门课程是数字图书馆概论、数字图书馆服务规划与评价、XML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2008年计划提供数字资源保存、人机交互与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设计与应用共三门课程。所有6门课程全部由美方提供师资。

一、主办、承办机构及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办机构:美国Syracuse大学信息学院(Syracuse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 网址:http://ischool.syr.edu/)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网址:http://www.nstl.gov.cn)
     承办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址: http://www.las.ac.cn)
     美方主办单位简介:
     Syracuse大学信息学院(Syracuse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tudies)是美国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图书情报学院系,近些年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颇具声望。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SDL)5项拨款和众多其他的有影响的研究支持。学院的教师在数字参考咨询、元数据、知识组织、数字保存、数字图书馆服务规划以及许多其他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在数字图书馆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最近,学院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进修证书”计划(Certifica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Digital Libraries),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数字图书馆培训和教育的需要。该院是信息政策、信息行为、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主要研究和教学中心,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  任:袁海波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任
             Raymond F. von Dran   美国Syracuse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副主任:张晓林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
     委  员:(按拼音排序)
     陈 力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陈 凌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副主任
     崔永琳  中央党校图书馆馆长
     代 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
     贺德芳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揭玉斌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
     孟宪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沈仲祺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
     王建军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常务副院长
     吴建中    上海图书馆馆长
     杨沛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
     张宇春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

二、授课时间、地点
     授课时间:共分两个阶段,分别为2007年和2008年5月份,每次两周,每次3门课程,集中授课10天。
第一阶段授课时间:2007年5月15-27日
授课地点:上海 (具体地点见正式报到通知)

三、2007年课程设置、主讲教师简介及授课方式
     1. 数字图书馆概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Libraries)
     英文讲授,提供中文讲授提纲
    本门课程的目标是概要介绍数字图书馆,帮助学员了解有关数字图书馆的主要问题、概念和趋向。重点是了解在数字环境下有关建立、组织、展示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和技术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在课程结束时,学员将熟悉:什么是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新的作用;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构成以及建设和实施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新技术;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馆藏性质的变化;有关数字资源的获取、组织和保存的主要问题;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社会、经济和法律问题。
     主讲教师:Abby A. Goodrum博士
     哲学博士,现任加拿大Ryerson大学新闻学院媒体与技术Velma Rogers Graham研究主任、副教授。她的研究领域涉猎在多媒体环境下人们如何查询和检索信息以及建立制作和传播静止和移动影象的网络化环境。她的研究重点是在各种环境下人们怎样查找和使用数字影象,侧重于有关可视化和多媒体信息的查找和利用的大众传媒理论、传播学和认知。Goodrum博士发表论著40余篇(部),经常应邀为大型多媒体和数字图书馆项目提供咨询。电子邮箱:agoodrum@ryerson.ca;个人信息见网站:http://www.ryerson.ca/journalism/facultydirectory/faculty/goodrum.html
     2. 数字图书馆服务规划与评价(Planning and Evalu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英文讲授,提供中文讲授提纲
     本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其用户群和现有的服务,设计合适的服务方式,并对这些服务方式进行评价。本课程将从服务方式的分析和设计开始,依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现有的技术条件进行服务方式的分析和设计。随着分析的进行,课程将就未来的信息技术将对数字图书馆产生怎样的影响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接下来,学生将学习如何开发和管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最后,本课程将涉列一些从不同角度评价数字图书馆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评价方法产生的结果更好地设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
    主讲教师:Paul Gandel博士
    Paul Gandel博士现任Syracuse大学负责信息技术与服务的副校长,也是该校信息学院的教授。Gandel博士在信息系统管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软件工程、及信息可视化等领域有诸多著述,在大型计算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他还是使用电子档案衡量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进度的倡导者。Gandel博士在 Syracuse大学获得信息学博士学位,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取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及M.F.A.摄影硕士,获取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关于Gandel 博士的更多信息可访问http://ist.syr.edu/facstaff/facultymember.asp?id=584 。
     3. XML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XML in Digital Library Applications)
中文讲授
     数字信息组织需要语义学和句法学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被计算机程序处理。XML作为可标记语言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数字信息及元数据的构建。本课程介绍了数字信息及元数据内容构建、标记、表述方面的基本概念。讲授的主题包括基本的XML句法、XML词汇规范、内容构建、XML样本以及XML与数据库间的转化。学生将了解到XML是什么、如何设计“文档类型定义(DTDs)”和XML框架,如何创建并处理XML文档。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将掌握如何在数字图书馆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运用XML技术。.
   主讲教师:秦健博士
   秦健博士现任Syracuse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知识建模与组织结构、ontologies、信息组织和科学交流。她的研究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OCLC图书情报学研究资助项目、及ISI引文研究资助项目的支持。发表图书篇章、期刊会议论文50余篇,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会议上演讲。讲授的课程有:信息组织、知识组织结构、数据库系统、XML技术。电子邮箱:jqin@syr.edu;个人网站:http://web.syr.edu/~jqin/。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练习、课题研究报告等。

四、培养对象
     本研讨班将面向国内各类图书情报机构以及其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分享:
图片新闻 更多 >
  • 信息所部署2025年度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06 三月
  •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农业智能知识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召开 04 三月
通知公告 更多 >
  • 10 三月 关于召开2025农业展望大会的第一轮通知
  • 19 十一月 关于公布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拟资助项目的通知
  • 31 十月 关于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拟资助项目的通知
  • 25 九月 关于公布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拟资助项目的通知
人才招聘 更多 >
  • 21 三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度公开招聘补充公告
  • 06 三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度公开招聘公告
  • 19 十一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视觉感知应用研究室公开招聘公告
  • 17 六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技术支持:农业信息研究所网络中心

京ICP备10039560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