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 项目通过验收
文章来源:食物与营养信息室 作者:吴建寨 发布时间:2015-07-22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科技部组织专家组在广西北海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现场,经过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成果丰富,经费使用符合规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由科技部立项、农业部牵头组织,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研究员,执行期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项目下设超大规模精准化农业核心业务集成应用平台及关键性设备与系统研究、农资管理与流通智能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粮棉仓储特征监测安全与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示范、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匹配管理及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个课题,分别由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承担。信息所承担了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匹配管理及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任务。
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研建了超大规模精准农业管理集成应用平台,开展了农资生产、储备和流通的信息服务技术与系统研究,进行了粮棉仓储特征检测物联网设备与系统研发,构建了农产品匹配管理评估、农业生产极值预测、农产品市场流通感知等技术体系,研建了农产品生产、市场流通管理决策与产销服务平台系统。
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技术成果:突破了移动应用程序(APP)与电子地图集成病虫害快速响应系统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与历史分析系统;制定了《农资商品电子代码标准》;研发了粮棉仓密度与体积、温度与水分、虫害等传感器及组网技术,开发完成了粮棉仓储特征检测信息的安全传输、数据库管理及其信息分析预测预警平台;提出了畜产品全息信息编码方案,突破了农业生产极值监测预警技术、农产品市场流通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
项目积极推进了成果的推广示范,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超大规模精准化农业核心业务集成应用平台在广西开展了示范应用,在病虫害诊断、灌溉成本、安保成本、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直接经济效益;农资物联网技术通过在企业的示范应用,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粮棉仓储特征监测安全与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在粮库、试验基地等进行示范应用;农产品市场数据预处理技术在天津等5个省市,针对田头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选择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信息采集开展了推广应用。
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各项考核指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申请专利28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7项;形成了行业、企业标准,培养了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多篇SCI、EI高水平论文,并出版了著作。
项目首席科学家
许世卫指出,该项目由中央科研院所、高校和地方企业共同组成研究团队,按照平面研究和垂直研究相结合、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单位、团队间的紧密协作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项目成果凝聚了全国13家单位180多位研究人员的辛勤汗水;项目涵盖了现代农业的生产、农资、市场、仓储、管理等关键环节,综合集成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针对各环节实际需求进行了技术突破与设备研发,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解决方案。随着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在我国的进一步推进,相关成果将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