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体 介 绍
发布时间:2022-04-21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一、概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是以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在农业信息关键技术、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国家高端智库、图书文献信息、网络支撑服务、期刊出版与信息传播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之一,承担农业信息学科体系的培养教学工作。现有农业信息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设立了农业信息教研室,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70余人,包括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农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信息与管理学科领域研究人才,极大推动了农业信息和管理学研究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和特色
坚持“四个面向”,对标“两个一流”的宗旨,旨在培养“一懂两爱”具有三农情怀,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三农”事业服务的农业信息领域研究人才,以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互联网+现代农业、“一带一路”倡议、农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
三、导师队伍
信息所拥有一支业务精湛、蓬勃向上的师资队伍。在册导师71人,其中博导30人,硕导41人,具有博士学历的导师占比95.77%;中青年导师占比73.24%。目前,依托所内9个科研创新团队,为培育高水平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队伍支撑。学科方向带头人有农科人才孙坦研究员、许世卫研究员、李哲敏研究员、柴秀娟研究员、贾相平教授等。
四、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信息所积极开展高质量学术和国际交流活动,以推进信息学科领域的人才建设和学术发展。“十三五”以来,所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与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爱尔兰、希腊、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蒙古等近10个国家的高校开展了科技合作和教育交流,并多次主办或承办农业信息学科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农业信息领域培训活动。未来,将依托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进一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且厚植中国文化的涉农领域科学家、领导人、企业家,打造“留学农科”的国际教育品牌基地。
五、科研教学基地
信息所现有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河北、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建立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基地,为培养农业信息领域人才、开展农业信息教学研究提供了科研支撑。
六、招生情况
2017年起,信息所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增加图情、农业专业硕士招生点、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等举措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截至2021年底,全所在培研究生共172人,其中博士生66人,硕士生1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