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数字农科院∣ 邮箱∣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更多 >
    • 信息所助力河北“三农大模型实验室”启动
    • 信息所举办世界青年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会议
    综合动态 更多 >
    • 03-27 信息所助力河北“三农大模型实验室”启动
    • 03-25 信息所举办世界青年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会议
    • 03-13 信息所赴山东泰安调研科企融合发展
    • 03-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特色农产品品质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顺利召开
    • 03-11 悦享“莓”好 芳华绽放
    • 03-10 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文明岗”称号
    • 科研进展
    • 合作交流
    • 支撑服务
    • 党政工作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更多 >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1981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1992年成立)等独立机构逐步整合而成。是以农业信息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信息所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秉承 “服务立所、创新强所”的宗旨,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条件平台建设为手段,明确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农业信息科技发展,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情况

      信息所内设机构34个,包括21个业务部门,6个专项工作办公室、6个职能部门、1个后勤保障部门。拥有国家农业图书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公开出版学术和行业类期刊12种。

      信息所现有人员873人,包括在职职工308人、离退休职工225余人、长期聘用人员184人、在读研究生156人(含留学生)。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占40%,拥有博硕士学位人员占81%。

      三、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信息所关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等学科发展,致力于实现农业信息领域的公益服务、决策咨询、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学科领域:

      (一)农业信息分析研究。面向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需求,聚焦海外农业研究、信息监测预警、农业风险分析、农业科技情报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具有全球视野、学科融合、专业化手段的高端农业智库,为科学智能决策和应急服务提供支撑。

      (二)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面向智慧农业重大需求,聚焦智能管控、视觉感知、物联网、空间数据、区块链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及在农业农村全产业链中的集成应用,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系统技术与产品。

      (三)农业信息管理研究。面向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需求,聚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组织、云计算等大数据关键技术,搭建农业领域大数据并行计算环境及实时计算服务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体系,为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数据与技术服务。

      四、文献与信息化支撑服务

      信息所肩负着国家农业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任,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农业分馆,牵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工作,为全院及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文献保障和知识服务。国家农业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210万余册,其中图书31万余册,古农书、地方志等15000余册。订购中外文科技期刊4000余种,其中1100余种是全国的孤本;引进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80余种,涵盖12000余种中文全文期刊,95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

      信息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基础网络及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部门,承担京区院机关和各研究所的网络接入、院所两级“1+36”门户网站群系统开发与运维、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与维护、ARP系统建设等工作。通过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信息生态环境系统,为农业科研管理、科技创新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

      信息所共编辑出版12种科技期刊,包括《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英文)、《生物技术通报》、《aBIOTECH》(英文)、《农业展望》、《中国乳业》、《农业科技通讯》、《中国猪业》、《智慧农业》、《农业图书情报学报》、《农业大数据学报》、《中国畜禽种业》,其中《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生物技术通报》入选中国科协“卓越计划”。上述期刊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科技成果,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科研与教育条件

      信息所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包括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4个全国性学术机构挂靠信息所,包括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情报、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牵头“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该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研究所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平台的作用,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和公益服务两大中心任务,联合同行专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和宣传培训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合作方面,信息所先后与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FAO、CABI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农业信息科技合作,“十三五”期间签订国际信息科技合作协议20余份。信息所连续多年为我院参与APEC、G20、金砖国家等国际会议机制提供研究支撑,与WFP、FAO、IFAD、CGIAR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AGRA、FARA等区域组织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研究生培养方面,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之一,承担农业信息学科体系的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农业信息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50余人,包括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信息与管理学科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信息学科建设与发展。

    现任领导 更多 >
    • 周清波 所长、党委副书记
    • 刘继芳 党委书记、副所长
    • 代辛 副所长
    • 张蕙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赵瑞雪 党委委员、副所长
    • 本所章程
    • 历届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更多 >

        
      中国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创新团队 更多 >
    • 农业监测预警创新团队

    • 海外农业与国际情报创新团队

    • 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团队

    • 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

    •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

    • 农业认知计算创新团队

    • 农业智能管控与区块链应用创新团队

    • 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创新团队

    • 农业农村资源数字化管理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更多 >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 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 成果转化
    概要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获奖成果
    • 专利标准
    • 产品展示
    • 规划咨询
  • 人才队伍
    • 杰出人才
    • 首席专家
    •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世界信息学科发展趋势,在农业信息关键技术、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国家高端智库、图书文献信息、网络支撑服务、期刊出版与信息传播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

    • 国际交流
    • 合作伙伴
    •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更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是以大数据驱动下的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确立了数据科学、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分析四大学科领域的农业信息学科体系,是全国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招生信息 更多 >
    • 03-17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 02-10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核通过人员名单
    • 11-14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冬季学位论文答辩安排
    • 07-29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
    • 07-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入选名单
    • 07-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通知
    • 05-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 05-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 导师介绍
    •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 《中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生物技术通报》
    • aBIOTECH
    • 《中国乳业》
    • 《智慧农业(中英文)》
    • 《农业大数据学报》
    •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 《中国猪业》
    • 《农业展望》
    • 《农业科技通讯》
    •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更多 >
    • 10-11 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若辉一行到信息所调研
    • 10-07 支部结对共建 赋能产业振兴
    • 09-28 信息所2023年度研究生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 09-21 加强党性锤炼,筑牢理想信念
    • 08-17 铸魂筑牢根本 胸怀国之大者
    • 07-26 走进红色基地 淬炼党性修养
    文化建设 更多 >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动态
    科研进展
    合作交流
    支撑服务
    党政工作
    媒体报道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本所章程
    现任领导
    历届领导
    组织机构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 成果转化
    获奖成果
    专利标准
    产品展示
    规划咨询
  • 人才队伍
    杰出人才
    首席专家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总体介绍
    国际交流
    合作伙伴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英文,aBIOTECH)
    中国乳业
    智慧农业
    农业大数据学报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中国猪业
    农业展望
    农业科技通讯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文化建设
首页 - 人才队伍 - 高级职称 - 研究员

人才队伍

  • 杰出人才
  • 首席专家
  • 高级职称
人才队伍
  • 杰出人才
  • 首席专家
  • 高级职称
    研究员
    副研究员
研究员

姓 名: 李干琼

职 称: 研究员

邮 箱: liganqiong@caas.cn

研究方向: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与农业展望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李干琼,男,1980年11月出生,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7月毕业于江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监测预警研究中心部门正职、农业监测预警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技术与模型、粮食与食物安全信息分析、农业展望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农业农村部委托、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横向合作课题等5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专著1部,参编著作和译著20多部,授权专利10余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参与起草国家部委有关规划、文件和调研报告10多部,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30多项,其中获中央常委领导批示2项。曾受邀赴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市场司(访问专家)开展农产品市场短期预测及农业展望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粮食与食物安全、中国农业展望


主要社会兼职

  G20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MIS)全球粮食市场信息专家组中方牵头人;

  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获奖成果

  1、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2021年10月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7完成人

  2、主要农产品大数据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2021年2月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7完成人

  3、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创新团队,2017年11月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第4完成人

  4、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2015年9月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6完成人;

  5、先进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农信采)的研制与应用,2014年6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第6完成人

  6、先进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农信采)的研制与应用,2014年12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6完成人

  7、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2009年1月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第8完成人

  8、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2008年5月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第8完成人


代表性论文

  1. Wearable Crop Sensor Based on Nano-Graphene Oxide for Noninvasiv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Plant Water. Membranes. 2022. (通讯作者)

  2. Comparative Study of Short-Term Forecasting Methods for Soybean Oil Futures Based on LSTM, SVR, ES and Wavelet Transformation.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2020.(第一作者)

  3. Research of Chinese Residents' Meat Consumption based on double logarithmic linear expenditure model and the LA/AIDS model. 2020DFHMC.(第一作者)

  4.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al Sensors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based Wireless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Monitor. The 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omputers. 2020.(第一作者)

  5.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olicy of Minimum Grain Purchase Price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s,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2019.(通讯作者)

  6. Smart Sensor for Multi-parameter Ion Perception and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Syste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s,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2019.(通讯作者)

  7. Study on Extreme Risk Measurement of Vegetable Oil Futures Market Using the ARMA-GARCH Approach. Emerging Economies Risk and Development,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2015. (第一作者)

  8. Xu Shi-wei, Li Gan-qiong, Li Zhe-min. China Agricultural Outlook for 2015-2024 Based on China Agricultural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CAME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

  9. Using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 to Analyze Price Movem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2. (第一作者)

  10. Study on Extreme Risk Measurement of Chinese Soybean Futures Market-VaR Based on GARCH Model. Proceedings of 2013 World Agricultural Outlook Conference. 2014. (第一作者)

  11. Short-term Price Forecasting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cedia. 2010. (第一作者)

  12.典型国家与地区肉类消费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农业展望.2022.(通讯作者)

  13.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农业展望.2022.(通讯作者)

  14.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的中国玉米生产增长路径选择——基于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玉米科学.2021.(第一作者)

  15.大城市蔬菜供需分析与预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农业学报.2021(第一作者)

  16.上海水产业发展状况与供需预测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21.(第一作者)

  17.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科技导报.2021.(通讯作者)

  18.上海市猪肉市场供需分析及中长期展望.农业展望.2020. (第一作者)

  19.基于技术进步模式视角下的我国大豆生产增长路径选择.农业经济.2020. (第一作者)

  20.农业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综述及展望.农业大数据学报.2020. (第一作者)

  21.新疆西瓜甜瓜绿色生产调查研究.中国瓜菜.2020. (第一作者)

  22.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测度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农业展望.2015.(第一作者)

  23.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禽蛋市场形势及后市展望.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 (第一作者)

  24.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预测预警综述.农业展望.2020.(通讯作者)

  25.我国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瓜菜.2019. (第一作者)

  26.泰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农学学报.2017.(通讯作者)

  27.中国蔬菜市场价格短期波动与风险评估.中国农业科学.2011. (第一作者)

  28.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中国水果市场收益率分布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 (第一作者)

  29.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方法与模型研究——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 (第一作者)

  30.生物质能源对玉米、大豆国际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8. (第一作者)

  31. 2014-2023年中国禽蛋市场展望.农业展望.2014. (第一作者)

  32.蔬菜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 (第一作者)

  33.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基于H-P滤波法的周期性分析.农业展望.2013. (第一作者)

  34.农产品市场价格超短期预测研究-基于西红柿日批发价格的现代时间序列法建模.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 (第一作者)

  35.加拿大种业管理做法. 世界农业.2010. (第一作者)

  36. 2009年禽蛋市场价格回顾及展望.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 (第一作者)

  37.我国粮食区域生产态势分析及中长期预测.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 (第一作者)


代表性著作

  1. 李干琼著. SV因子分析框架下的农产品市场短期预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2022年.(参编)

  3. 许世卫等著.农产品数量安全智能分析与预警的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参编)

   4. 许世卫(主编).中国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参编)

  5. FAO, OECD.OECD-FAO Agricultural Outlook 2013-2022,Paris, OECD, 2013. (参编)

  6.卢良恕(主编),唐华俊、许世卫(副主编).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区划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农业功能分区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参编)

  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参编)

  8.信乃诠、许世卫(主编).国内外农业科技体制调研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参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技术支持:农业信息研究所网络中心

京ICP备10039560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