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会图书情报分会暨农业科技期刊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市顺利召开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韩盛楠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量:
【字体:大 中 小】
10月16日-17日,中国农学会图书情报分会暨农业科技期刊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顺利召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丁明忠,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副主任郭志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副所长赵瑞雪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苗水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何鹏分别发布了中国农业期刊发展报告(2025版)和“天府智农AI大模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峰、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科技管理处处长郑火国等主持会议。
刘继芳书记指出,此次会议积极探索知识服务与科技期刊协同创新的新路径,为农业科技数智化转型注入更多实践思路与解决方案。作为分会挂靠和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分会的工作。赵瑞雪副所长对两个分会的合作与发展提出期望,一是通过数智技术推动知识服务从 “被动供给” 转向 “主动赋能”,打通科技期刊内容生产、传播分发、知识挖掘全链条;二是知识服务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整合优质科技资源,为农业生产实践、科研攻关、政策制定提供精准专业的信息支持。
中国农业期刊发展报告(2025版)是在中国卓越期刊行动计划“集群(集团)化试点”项目的有力支持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完成。该《报告》首次对我国农业期刊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分析,首次应用了原创“期刊热点主题追随度指数”进行量化分析,并首次构建了“期刊发展分析智能体(AI Agent)”,实现了期刊发展分析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天府智农AI大模型”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农知大模型”基础上,充分融合四川省农业科研领域的高质量文献与专业科学数据资源,共同研发出面向四川区域特色的农业大语言模型,主要功能包括“智农搜问”“智农溯源”“科研助手”“智农伴读”。作为赋能产业与区域创新的“智能引擎”与“智慧大脑”,“天府智农AI大模型”必将为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的智力支撑。
学术会议期间,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赵瑞雪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程宗明教授为大会做主旨报告,21位专家学者在图情和期刊平行会场分享了学术报告。来自全国6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200余位分会会员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