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数字农科院∣ 邮箱∣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更多 >
    • 信息所部署2025年度科技创新重点工作
    •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农业智能知识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召开
    综合动态 更多 >
    • 03-13 信息所赴山东泰安调研科企融合发展
    • 03-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特色农产品品质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顺利召开
    • 03-11 悦享“莓”好 芳华绽放
    • 03-10 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文明岗”称号
    • 03-07 支部联建共创项目示范落地新模式
    • 03-06 弘扬科学家精神 凝聚农业科技报国力量
    • 科研进展
    • 合作交流
    • 支撑服务
    • 党政工作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更多 >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1957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1981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1992年成立)等独立机构逐步整合而成。是以农业信息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信息所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秉承 “服务立所、创新强所”的宗旨,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条件平台建设为手段,明确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农业信息科技发展,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情况

      信息所内设机构34个,包括21个业务部门,6个专项工作办公室、6个职能部门、1个后勤保障部门。拥有国家农业图书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公开出版学术和行业类期刊12种。

      信息所现有人员873人,包括在职职工308人、离退休职工225余人、长期聘用人员184人、在读研究生156人(含留学生)。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占40%,拥有博硕士学位人员占81%。

      三、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信息所关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等学科发展,致力于实现农业信息领域的公益服务、决策咨询、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学科领域:

      (一)农业信息分析研究。面向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需求,聚焦海外农业研究、信息监测预警、农业风险分析、农业科技情报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建设具有全球视野、学科融合、专业化手段的高端农业智库,为科学智能决策和应急服务提供支撑。

      (二)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面向智慧农业重大需求,聚焦智能管控、视觉感知、物联网、空间数据、区块链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及在农业农村全产业链中的集成应用,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系统技术与产品。

      (三)农业信息管理研究。面向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需求,聚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组织、云计算等大数据关键技术,搭建农业领域大数据并行计算环境及实时计算服务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体系,为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数据与技术服务。

      四、文献与信息化支撑服务

      信息所肩负着国家农业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任,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农业分馆,牵头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工作,为全院及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文献保障和知识服务。国家农业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210万余册,其中图书31万余册,古农书、地方志等15000余册。订购中外文科技期刊4000余种,其中1100余种是全国的孤本;引进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80余种,涵盖12000余种中文全文期刊,95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

      信息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基础网络及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部门,承担京区院机关和各研究所的网络接入、院所两级“1+36”门户网站群系统开发与运维、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与维护、ARP系统建设等工作。通过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信息生态环境系统,为农业科研管理、科技创新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

      信息所共编辑出版12种科技期刊,包括《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英文)、《生物技术通报》、《aBIOTECH》(英文)、《农业展望》、《中国乳业》、《农业科技通讯》、《中国猪业》、《智慧农业》、《农业图书情报学报》、《农业大数据学报》、《中国畜禽种业》,其中《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生物技术通报》入选中国科协“卓越计划”。上述期刊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科技成果,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科研与教育条件

      信息所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包括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4个全国性学术机构挂靠信息所,包括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情报、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 牵头“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该联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专业联盟。研究所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平台的作用,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和公益服务两大中心任务,联合同行专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和宣传培训活动,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合作方面,信息所先后与英国、加拿大、荷兰、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FAO、CABI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农业信息科技合作,“十三五”期间签订国际信息科技合作协议20余份。信息所连续多年为我院参与APEC、G20、金砖国家等国际会议机制提供研究支撑,与WFP、FAO、IFAD、CGIAR等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AGRA、FARA等区域组织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研究生培养方面,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单位之一,承担农业信息学科体系的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农业信息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农业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50余人,包括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农业信息与管理学科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信息学科建设与发展。

    现任领导 更多 >
    • 周清波 所长、党委副书记
    • 刘继芳 党委书记、副所长
    • 代辛 副所长
    • 张蕙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赵瑞雪 党委委员、副所长
    • 本所章程
    • 历届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更多 >

        
      中国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导地位。

    创新团队 更多 >
    • 农业监测预警创新团队

    • 海外农业与国际情报创新团队

    • 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团队

    • 科技情报分析与评估创新团队

    • 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

    • 农业认知计算创新团队

    • 农业智能管控与区块链应用创新团队

    • 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创新团队

    • 农业农村资源数字化管理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更多 >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 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农业监测预警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 成果转化
    概要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是以农业信息学科研创新、产品开发、应用推广为主体科研任务的公益性单位。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和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三大学科领域加强了科研创新,取得一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农业信息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获奖成果
    • 专利标准
    • 产品展示
    • 规划咨询
  • 人才队伍
    • 杰出人才
    • 首席专家
    •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世界信息学科发展趋势,在农业信息关键技术、农业宏观战略研究、国家高端智库、图书文献信息、网络支撑服务、期刊出版与信息传播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

    • 国际交流
    • 合作伙伴
    •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更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信息所),是以大数据驱动下的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服务为主要方向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确立了数据科学、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分析四大学科领域的农业信息学科体系,是全国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招生信息 更多 >
    • 03-17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 02-10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5年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资格审核通过人员名单
    • 11-14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冬季学位论文答辩安排
    • 07-29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优秀营员名单
    • 07-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入选名单
    • 07-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通知
    • 05-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 05-06 农业信息研究所202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 导师介绍
    •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 《中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 《生物技术通报》
    • aBIOTECH
    • 《中国乳业》
    • 《智慧农业(中英文)》
    • 《农业大数据学报》
    •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 《中国猪业》
    • 《农业展望》
    • 《农业科技通讯》
    •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更多 >
    • 10-11 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若辉一行到信息所调研
    • 10-07 支部结对共建 赋能产业振兴
    • 09-28 信息所2023年度研究生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 09-21 加强党性锤炼,筑牢理想信念
    • 08-17 铸魂筑牢根本 胸怀国之大者
    • 07-26 走进红色基地 淬炼党性修养
    文化建设 更多 >
  • 首页
  •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综合动态
    科研进展
    合作交流
    支撑服务
    党政工作
    媒体报道
  • 本所概况
    本所简介
    本所章程
    现任领导
    历届领导
    组织机构
    学术团体
  •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创新团队
    科研平台
  • 成果转化
    获奖成果
    专利标准
    产品展示
    规划咨询
  • 人才队伍
    杰出人才
    首席专家
    高级职称
  • 国际合作
    总体介绍
    国际交流
    合作伙伴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
  • 研究生培养
    总体介绍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学科方向
  • 国家农业图书馆
  • 科技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生物技术通报
    生物技术通报(英文,aBIOTECH)
    中国乳业
    智慧农业
    农业大数据学报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中国猪业
    农业展望
    农业科技通讯
    中国畜禽种业
  • 党群园地
    党团活动
    文化建设
首页 - 本所概况 - 组织机构 - 专项办公室 - 信息化工作协调办公室(大数据与网络事业部) - 网络中心

专项办公室

  • 科技政策协调办公室(农业发展研究事业部)
    国际情报研究室
    农业监测预警研究中心
    科技情报研究中心
    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农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农业产业安全研究室
  • 信息化工作协调办公室(大数据与网络事业部)
    网络中心
    科学数据研究室
    农业大数据挖掘研究室
  •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办公室(农业信息技术事业部)
    智能农业技术研究室
    数字农业研究室
    生态农业信息服务研究室
    区块链农业应用研究室
    农村宅基地研究室
    视觉感知应用研究室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业务办公室(国家农业图书馆事业部)
    数字图书馆部
    资源建设与服务部
    学科咨询服务部
    文献大数据研究部
  • 农业传播与期刊平台管理办公室(农业传播与期刊出版事业部)
    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发展中心
    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
    行业期刊与市场发展中心
  • 海外中心办公室
    部门概况
    学科方向
    重点任务
    科技成果
    重大活动
    宣传视频
专项办公室
  • 科技政策协调办公室(农业发展研究事业部)
    国际情报研究室
    农业监测预警研究中心
    科技情报研究中心
    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农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农业产业安全研究室
  • 信息化工作协调办公室(大数据与网络事业部)
    网络中心
    科学数据研究室
    农业大数据挖掘研究室
  •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办公室(农业信息技术事业部)
    智能农业技术研究室
    数字农业研究室
    生态农业信息服务研究室
    区块链农业应用研究室
    农村宅基地研究室
    视觉感知应用研究室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业务办公室(国家农业图书馆事业部)
    数字图书馆部
    资源建设与服务部
    学科咨询服务部
    文献大数据研究部
  • 农业传播与期刊平台管理办公室(农业传播与期刊出版事业部)
    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发展中心
    学术期刊与数字出版中心
    行业期刊与市场发展中心
  • 海外中心办公室
    部门概况
    学科方向
    重点任务
    科技成果
    重大活动
    宣传视频
网络中心
部门概况

部门副职(主持工作):张晶

部门副职:孙志国  王丹

网络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工作技术支撑核心部门之一,以1997年姜春云副总理开通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为标志正式成立。负责院核心机房、中关村院区网络基础设施、云设施的建设与运维服务;负责院网络安全监测及技术服务;负责院视频会议服务;负责数字农科院系统建设与运维服务;负责院所两级门户网站群建设与运维服务;负责院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与运维服务;负责院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与白皮书编撰。现有在职人员23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6人,中级10人,博士5人,硕士9人。

学科方向

(一)开展信息化战略研究,为院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二)开展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对IPv6、5G、LoRaWAN、SDN、AIoT、区块链、下一代高速科研网络等多个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技术进行布局性研究,有效支撑未来数据密集型第四范式农业科研变革。

(三)开展面向科学家的随需而变的科研服务系统研制,瞄准实验室、野外台站、试验基地等一线科研场景,提供专业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学科领域软件工具资源云。

(四)开展下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相关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五)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发展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助力农业科研网络环境安全、可控、高效运行。

(六)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络宣传平台,为院所全媒体信息宣传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与服务。

(七)研究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的科学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规律,开展新媒体技术在全院科学传播、信息宣传中的应用研究。

(八)开展信息化评估方法研究,不断提升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与评估结果的指导性。



重点方向

科技成果

重大活动

(一)院核心机房、院虚拟专网、中关村院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    中国农业科学网络中心机房2014年底按照国家B级机房标准完成升级改造,通过优化布局、分类部署,建成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机房物理环境。总建筑面积约730㎡.包含核心机房、数据机房和托管机房三个机房区域及办公室、配电间、UPS电池间、消防钢瓶间及机房监控室等辅助区域。通过SD-WAN组网技术,构建了覆盖全院36个研究所的数据加密与流量加速通道,可通过逻辑内网安全访问中国农业科学院主要业务系统。为中关村院区包括院机关各局(中心)及院属12个单位,总计38栋科研楼宇提供带宽总量3.7G的互联网接入,其中联通2.2G、中国科技网1.5G,并正在实现第三条电信运营商的接入。

(二)院云计算、云存储、云视频会议、云文档等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与运维    通过院核心机房拥有的大容量存储、高性能计算及农科云虚拟化平台等云计算和云存储基础设施环境,为我院各单位信息系统提供集成整合、集中部署,为电子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的保存与备份提供基础技术和存储服务,同时为我院开展农业科研大数据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在逐步向我院36个研究所、315个创新团队、1200个课题组覆盖,对推动我院软硬件设备资源、涉农科学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下一代云视频技术、混合云架构,搭建基于视频的科研协同环境,实现音频、视频、数据、内容、即时通讯、业务全面覆盖,提升科研协同的效率,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云视频成为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助力复工复产。基于分布式部署的云计算架构、分布式文件和对象存储技术,构建云文档应用,面向全院科研人员、科研团队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云文档服务,实现个人文档、团队文档等随时随地、跨设备、跨应用的管理及分享。

(三)数字农科院平台建设与运维    面向中国农科院人、财、物、事等科研资源管理需求,构建满足移动互联的协同办公平台,全面提升科研管理效率,创新业务服务模式。 数字农科院平台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数字化布局的具体体现,涵盖办公、科研、人事、财务、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基建、党建、研究生教育、出版传播、后勤等科研院所全业务场景,打造院所共建、多方参与的生态模式,以服务为最终表现形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四)院网络安全监测与运维    随着国家网络安全防护建设要求的不断加强,网络中心基础设施保障团队更加注重全方位主动监测、主动防御、动态防御、整体防控和精准保护。通过搭建态势感知平台,收集安全设备的安全日志以及与部署探针收集流量的方式相结合,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实时感知、快速发现,及时控制威胁和风险处置。

(五)发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作为牵头部门,协助所领导组织编制院信息化规划,该规划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1+9”体系中的专项规划。自2019年始,每年度编撰发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发展报告》。

(六)负责院所两级“1+36”门户网站群建设、开发与应用示范。2017年院所两级“1+36”门户网站群全面建成。通过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标准体系、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有效实现了院所两级门户网站资源优化和安全共享。平台承载院本级和36个院属单位共90余个网站正常运行。

(七)负责中国农业科学院电子邮件服务管理与运维。中国农业科学院电子邮件系统经过2012年、2018年、2021年不断地改造升级,2021版新邮件服务在安全性、功能扩展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实现了容灾备份、邮件归档、用户邮箱容量不限,院所两级分层管理等功能。

(八)组织全院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工作。作为院信息办日常职能管理的挂靠部门,自2019年始,每年度开展院属单位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估,规范并指导全院信息化工作。




(1)数字农科院系统

“数字农科院”系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人事财务办公一体化的智慧管理平台,坚持以科学家 为本,打造科学家应用场景,是我院“两个一流”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彰显我院信息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2)院所运行监测系统


(3)研究所评价系统

科研评价系统在科研立项、科研产出、科研条件、协同创新、人才队伍、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支持底层数据共享,支撑年度研究所评价的填报工作。

(4)视频会议

网络中心针对云视频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多场景、多语言、跨平台视频会议技术支持能力,终端支持国内国外多个主流平台。全年度我院共召开视频会议3896场,其中10方以上643场,50方以上88场,100方以上17场,累计会议时长3710小时。

(5)CAAS云文档

本年度CAAS云文档新开通用户144人,年活跃用户498人,目前累计存储数据量已超过24T,累计访问次数超过11万次,文件总量超过206万;电话咨询解答150余次,现场服务30余次。

image.png



(1)有线网与无线网建设

有线网:通过对核心网络不断的结构优化,带宽与策略的不断调整升级,目前中关村院区互联网出口带宽为联通2.2G,中国科技网1.5G,并实现第三条电信运营商的接入,本年度对核心网络进行安全加固与版本升级3次,带宽与策略优化调整10次,全年核心网络保障率达99.9%以上。

无线网:按照“统一架构、安全可靠、集中认证、分级管理、开放兼容”的原则,构建全院基于统一认证管理的无线网络环境,实现同一个账号在全院范围内无感知接入无线网络与漫游并且加入Eduroam无线联盟。目前中关村院区已有4家研究所完成无线网络的搭建工作,本年度完成无线控制器、无线控制点升级一次,信息点优化调优3次,;对无线网使用电话技术支持105次,现场服务49次。

(2)农科云虚拟化平台

农科云虚拟化平台是面向我院用户提供云服务的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为资源整合、集中部署、科学数据存储奠定了基础。农科云虚拟化平台一期于2017年建成,资源池包括:2208核CPU、9.9T内存、170T存储、250T备份。截止目前农科云虚拟化平台已稳定运行4年,其上部署了245台虚拟机业务系统,涉及院科技局、人事局、基建局、成果转化局等院机关,加工所、作科所、信息所等院属各单位。目前农科云二期正在实施建设,农科云二期建成后可新增80T的双活存储节点、7T内存、560颗CPU、180T备份的资源池,通过新部署云管平台实现对整体虚拟化平台的集中纳管,以及新增用户方自主操作与查询功能,大幅度提升用户体验。

(3)网络安全

网络中心按照等级保护合规要求,开展网络安全设备升级和策略优化工作,完成农科云虚拟化平台、数字农科院系统两个等保二级系统的等级保护备案测评工作,平台及安全防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细化安全策略,开展对现有安全策略“收缩”工作,本着最小开放的原则进行了策略细化,自1月份至11月,核心网络成功拦截攻击1358万次,有效保障了核心网络的安全,特别是在上级部门组织的攻防演习期间,网络中心通过全天候的监测与防护,中关村院区共拦截恶意访问953251次,其中主要包含爬虫恶意扫描、口令暴力破解、Webshell恶意上传等,封堵可疑IP地址2021个,通知业务部门整改19次,形成《成果报告》10份。

网络中心每月开展中关村院区内12个研究所和非中关村院区7个研究所的业务系统主机扫描与WEB应用扫描每月将漏扫报告发送至各所信息化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邮箱通知整改,协助上级部门处置我院网络安全风险。结合威胁情报、行为分析、失陷主机检测,年度向中关村院区单位发送130 余次风险预警、2000 余个风险提示;整理发送信息安全漏洞应急手册47份,向全院各单位发送安全通报56次。

image.png


自2017年以来,网络中心获得北京市、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获得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著作3部,发表论文15篇。

【著作&论文】

1. 郑火国.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 郑火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云基础架构设计,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18;

3. 孙志国. 区块链、物联网与智慧农业[J]. 农业展望, 2017(12):72-74;

4. 杨晨雪, 孙志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 2(2):74-83.(期刊类型统计源核心期刊)

5. Chenxue Yang, Zhiguo Su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100]. ICDM 2020 workshop.(EI检索)

6. Chenxue Yang, Mao Ye, Song Tang, Tao Xiang, Zijian Liu. Semi-supervised Low-Rank Representation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2017, 11(1): 73-80;

7. Zhiguo Sun , Zhiqiang Ji , Hongyan Wang , He Huang , Zheng Wang , Yongbo Ding , Tao Yu and Chenxue Yang*.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LoRa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20, 1673(1):012066 (6pp).(EI检索)

8. Yali Wang, Zhiguo Sun*, Xiaoli Wang and Chenxue Yang. Scheme design of Smart Platform for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J].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20, 1673(1):012062 (6pp).(EI检索)

9. 王亚丽,孙志国,王晓丽,杨晨雪. Scheme design of Smart Platform for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2020 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CSA2020]

10. 陈亚东. 西部地区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116-122

11. 陈亚东. 基于ETL-KETTLE模式的苹果产业数据整合,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0):230-234

12. 陈亚东. 我国玉米产业政策法规建设研究,玉米科学, 2018,26(2):166-172

13. 姜丽华;闫佳伟;张照华;郑火国.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实证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4):155-159;

14. 姜丽华;李坚明;荣仕屿;张帆;周爱莲;谢能付.渔业健康养殖示范监管系统设计与研发,农业展望,2020,16(06):75-79+97;

15. 姜丽华;闫佳伟;周爱莲;孙志国.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实验基地建设初探,农业科技管理,2020,39(06):35-37;

16. Jiang Lihua; Yan Jiawei; Xie Nengfu.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Modern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Base,39th IEE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20;

        17. 姜丽华,智能农业—智能时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国铁道出版社,2019年;

        18. 姜丽华,学科领域研究热点主题挖掘,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22年



2021年12月,“数字农科院”党建管理系统初步建设完成。

2021年11月26日,数字农科院系统完成等保二级系统安全加固与测评。

2021年11月,完成“农科云”二期建设。

2021年10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扩大)工作会议,张合成书记提出4个转变的“数字农科院3.0”建设思路,副院长梅旭荣,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陈华宁出席会议。副院长孙坦主持会议。

2021年9月30日,完成中关村院区态势感知平台与短信平台的对接研发并上线。

2021年9月29日,“数字农科院”融合门户上线。

2021年9月18日,“数字农科院”APP全面升级,完成消息中心统一待办推送研发。

2021年9月16日,“数字农科院”全生命周期基建管理系统全院上线,全院100余名基建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采用在线方式参加了培训。

2021年6月30日,“数字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期满考评功能上线。

2021年6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扩大)会议召开,重点听取“数字农科院2.0”建设实施进展和全院财务信息化实施方案汇报。

2021年06月,数字农科院信息所新版印章管理系统上线,实现盖章审批流程可视化、可触化、无纸化。

2021年05月14日,“数字农科院”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申报功能迭代升级。

2021年05月08日,“农科云”完成等保二级系统安全加固与测评。

2021年03月30日,院2020年度信息化重点任务专项通过验收。

2021年03月02日,“数字农科院”院所运行监测模块上线。

2021年02月02日,“数字农科院”院科学技术成果奖申报功能上线。

2021年02月01日,数字农科院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上线。

2020年12月21日,召开“数字农科院2.0”演示汇报会。

2020年12月15日,15家研究所上线“数字农科院2.0”。

2020年12月14日,“数字农科院”首次完成全院创新团队在线数据管理。

2020年12月11日,“数字农科院”访客预约软硬件一体化设备在图书馆试点应用。

2020年12月08日,网络中心组织主机安全防护技术专项讲座,全院70余名系统管理员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参加培训。

2020年11月21日,“数字农科院”首次实现全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在线申报。

2020年09月29日,全院SD-WAN虚拟专用局域网搭建完成并上线。

2020年09月10日,8家研究所上线“数字农科院2.0”

2020年07月20日,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通过院常务会审议,面向全院发文。

2020年07月13日,“数字农科院”协同办公系统大版本升级上线。

2020年06月29日,召开字农科院2.0阶段进展汇报会。

2020年06月14日,“数字农科院”协同办公系统开通图书馆访问预约服务。

2020年03月09日,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提出“数字农科院2.0”战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副院长梅旭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院长孙坦主持。

2020年02月26日,智慧农科二维码识别院区快速通行功能上线。

2020年02月,云视频会议平台和智慧农科平台助力全院打好防疫攻坚战。

2020年01月07日,召开“数字农科院2.0”建设启动会。

2019年03月28日,CAAS云文档(云盘)上线试运行。

2019年01月24日,CAAS云视频平台(小鱼视频会议)上线试运行。

2018年11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科协同平台新版出入国(境)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

2018年04月0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科协同平台院机关办公系统上线试运行。

2018年06月0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邮件系统V5.0版本升级上线。

2017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农科协同平台在农业信息研究所试点上线。

2017年2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京区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推进会。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主持。

2016年12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举办全院首次信息化工作培训班。

2015年02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视察网络中心新机房。

2014年06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实施。

2011年12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召开院所信息化建设说明会,院党组书记薛亮、副院长王韧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8年,IPv6示范网络CNGI农业驻地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开通。

2004年12月16日,院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信息化建设网络工程竣工典礼、中国农业科学院院所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正式启动。

2003年01月0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网和新版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通试运行。

2002年12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翟虎渠考察网络中心。

1997年10月,姜春云副总理主持开通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网络。


宣传视频 更多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技术支持:农业信息研究所网络中心

京ICP备10039560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481号